游客
题文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颜色 B. 密度 C. 溶解性 D. 可燃性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 H C l H 2 S O 4 B a C l 2 N a 2 C O 3 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

H C l B a C l 2 H 2 S O 4 N a 2 C O 3

B.

H 2 S O 4 H C l B a C l 2 N a 2 C O 3

C.

H C l H 2 S O 4 B a C l 2 N a 2 C O 3

D.

H 2 S O 4 N a 2 C O 3 H C l B a C l 2

"电子垃圾"中含有金属铜和少量贵金属金、银等,直接废弃将严重污染环境且造成金属资源浪费。社会实践小组为回收这些金属,设计了以下操作步骤:
①分拆、灼烧:把废弃电子产品分拆后灼烧,将部分金属转化为氧化物;
②酸洗:用硝酸溶解灼烧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残渣中的金;
③回收:利用合适的金属提炼出滤液中的铜和银。
为达到分别提炼金属铜、银的目的,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用金属铁同时提炼出铜和银
B. 先用金属铜提炼出银,再用金属铁提炼出铜
C. 用金属铁提炼出金属铜
D. 用金属铜提炼出金属银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 H 2 C H 4 C O C O 2 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

H 2 C H 4

B.

H 2 C O

C.

H 2 C H 4 C O

D.

C H 4 C O C O 2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M N 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50℃时, M N 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 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 M 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 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 N 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D. 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 M 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