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
C.D、C、A、B D.D、C、B、A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水晶(SiO2)B.钻石(C)C.食盐(NaCl)D.钟乳石(CaCO3)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
![]() |
![]() |
![]()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
B.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
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铁丝代替红磷,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C.用无色酚酞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D.将稀硫酸滴在金属表面,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