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在研究固体的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记录分别正确做出了固体的熔化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1)根据图像甲判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打上点,并在括号内改正:
这种固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
在C点时,这种物质仍然是固体状态。( )
(2)根据图甲、乙和下表可以判断出甲图是___________熔化的图像;请再写出一条你发现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 01×l05Pa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
| 钨3410 |
银962 |
萘 80 |
固态酒精-117 |
| 钢1515 |
铝660 |
海波 48 |
固态氦 -210 |
| 铜1083 |
铅328 |
冰 0 |
固态氧 -218 |
| 金1064 |
锡232 |
固态水银-38. 8 |
固态氢 -259 |
我们知道测量物质的密度要利用天平和量筒,可现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和烧杯,你能不能测出物质的密度?小军的实验小组为此进行了探究,他们按下面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测量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认真阅读题中的第二步实验方案、领会小军实验小组的变通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2)由于没有量筒,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军做了如图乙的实验(水的密度为
):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由此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
(3)小石块的密度为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张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回答: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3)在上述(2)实验的基础上,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对调位置,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等大”),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时记录数据,这样做了三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 次数 |
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
| 1 |
2.0 |
5 |
1.0 |
10 |
| 2 |
2.0 |
10 |
2.0 |
10 |
| 3 |
3.0 |
10 |
2.0 |
15 |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4分)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的这个结论与第1次和第3次的实验数据(选填“相符”或 “不相符”)。这说明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减,但可以相。
(1)如图所示,用一支温度计测量气温,其示数是 ℃。
(2)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某个零件的体积,则零件的体积为
。
如图是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代表冰熔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地(选填“吸热”、“放热”)。一直加热,冰从A到 E至少经历了熔化、蒸发和沸腾三次物态变化,最后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