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一端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另一端系于圆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心,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线仍松弛。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6×10-2m2,现在向容器中注水(容器的容量足够大)直到细线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线断裂瞬间停止注水。待木块稳定后,容器的水面与细线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变化
A.升高了2cm | B.降低了1.5cm |
C.升高了1cm | D.降低了0.5cm |
【2015年天水市中考物理】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根据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
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 |
【2015年山东日照市中考物理】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
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三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
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K1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表示数()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是()。
A.变大,变大 | B.变小,变小 | C.变小,不变 | D.变大,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