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深入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农贸市场,到保障房建设工地、就业服务中心和居民社区,走访农户,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就经济运行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物价、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民生问题,是李克强此行考察的重点内容。李克强指出,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正在抓好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促进供求平衡;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同时,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把关系民生的大事办好。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010年10月22,第六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网络媒体记者“聚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区建设办主任费云良说,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蓝色经济。目前,沿海开发建设正加快推进,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重点示范园区顺利实施,为全省蓝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试用有关的政治学知识,分别说明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视发展蓝色经济的原因。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有人认为,青年志愿者应该是“大公无私”的,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先公后私”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结合材料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价格是市场最重要的信息,每个生产经营企业都时刻关注着价格的波动。它犹如一只“无形手”,调节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请回答: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的本质通过货币的基本职能表现出来,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