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多次借用修改历史教科书,淡化侵略罪行,美化殖民统冶,引发了受害各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是( )
①国家不同,人们的立场不同,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自然不同
②真理只有一个,事实不会因教科书的修改而消失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历史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尽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改变,但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违背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 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 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城市文化的多元与文化融合”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一提出就深受各国欢迎,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创新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在一些城市的草坪花丛中,人们常会看到“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让我们与蜜蜂和蝴蝶共舞”等非常人性化的语句,提醒人们不要踩踏采摘。材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人们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C.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