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瓶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NaCl反应 |
B |
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
C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
D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该气体是CH4 |
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
A.10ml量筒 | B.10ml和20ml量筒 | C.50ml量筒 | D.100ml量筒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放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
C.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重新燃烧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 B.X、Z、Y | C.Y、Z、X | D.Z、X、Y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Ba2+、OH-、SO42- | B.H+、K+、HCO3- |
C.Ca2+、H+、NO3- | D.K+、NH4+、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