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符号里的“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3N | B.3H2 O | C.NH3 | D.O3 |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力发电 | B.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C. | 海水晒盐 | D. | 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
B. |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
C. |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
D. |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以下实验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配制 氯化钠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
B. | 用试管盛放液体进行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
C. | 用足量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锌粉 |
D. |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 盐酸是一种酸,故盐酸 |
B. | 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原理,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
C. | 生活污水不经如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
D. | 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
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 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核1个氧原子构成 |
B.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C. |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
D. | 电解水生成的 和 的体积比是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