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研究中,同学们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
①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③碳酸氢钠可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根据以上资料,设计下列实验:
【实验分析】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2) 。
②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
③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 (34) 。
④装置D中碱石灰用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其中氧化钙吸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5) 。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样品质量(g) |
所用盐酸质量(g) |
所得沉淀质量(g) |
第一次 |
6.8 |
40.0 |
1.62 |
第二次 |
6.8 |
40.0 |
1.66 |
第三次 |
6.8 |
40.0 |
1.65 |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 (36) 。
【反思与评价】
①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同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 (37) 。
②有同学设计出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方法。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合理的是(38)(填序号)。
Ⅰ.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含有的CO2气体
Ⅱ.把盐酸换成稀硫酸
Ⅲ.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 | 温度/ | 二氧化锰用量/ | 氧气体积/ | 反应所需时间/ |
① |
5 |
12 |
20 |
0.2 |
125 |
11 |
② |
30 |
12 |
20 |
0.2 |
125 |
2 |
③ |
30 |
12 |
40 |
/ |
125 |
148 |
④ |
30 |
12 |
90 |
/ |
125 |
82 |
(2)通过对比实验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4)某实验室需配置450克5%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操作为:往一定量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克水,然后用(填仪器名称)搅拌均匀.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冷水应从进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若用
与
制氧气,
在反应中的作用是;(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
.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
可以知道,
发生反应".
为了确定扎西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了对该猜想的判断.请你完成兴趣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
溶液与
的反应
【实验药品】
溶液、饱和的
溶液、大理石、
、
、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查阅资料】
与
发生反应:
.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上述的 (填药品的名称)
②将制取的
通过饱和的
溶液洗气瓶的目的是.
③使过量的
通过装置III,充分反应后,将其中所得的溶液取出3mL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试剂(请从以上给出的药品中选择)
a.当试管中现象时,
溶液与
没有发生反应
b.当试管中现象时,
液与
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扎西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应用】你能否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再写出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上述已有的两个反应不得分):.
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
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动物脏器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是(选填序号填空:①糖类、②蛋白质、③脂肪、④维生素)
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
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
、
、
),为了进一步探究
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他的理由是.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
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 |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溶液 |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
蕲春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选择如下相应的装置对某有机物燃烧产物进行探究,并对该有机物成分进行测定: A B C D E
[提出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该有机物燃烧产物可能为①CO2、H2O;②H2O、CO;③CO2、H2O、CO。
[设计实验]
(1)余成林同学选择D、E分别验证假设①,如观察到E中现象,则证明有H2O,如观察到D中现象,则证明有CO2;
(2)翁京京同学选择装置A、C、D、E按照E D C A 的连接顺序一次性来验证假设②,实验时发现E中无水CuSO4变蓝,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黑色CuO变成光亮红色,则假设②是否成立,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
(3)汪俊同学同样按照E D C A D的连接顺序来验证假设③,如该假设成立,则丙同学应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那么该实验装置还有何不足: _______________ 。
(4)现假设该有机物燃烧产物为CO2、H2O,有甲、乙两组同学选择B、C装置分别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得出两组数据(连接顺序与数据如下表)
有机物 的质量 |
装置的连接顺序 |
![]() ![]() |
|
甲组 |
1.6克 |
C接B |
B 200克 B 202.3克 C 200克 C 201.7克 |
乙组 |
1.6克 |
B接C |
B 200克 B 201.8克 C 200克 C 202.2克 |
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两种方法哪种正确?,理由是: _____。请你选择、计算得出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比:。
某学校“我与化学”学习小组发现,铜绿 [Cu2 (OH)2CO3] 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于是他们就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你参与一起分析探讨:
(1) 试管中的黑色团体可能是炭粉,也可能是氧化铜,还可能是。
(2) 经查阅资料可知炭粉不能与酸反应,也不溶于酸,而氧化铜则可与酸反应而溶解。于是他们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里加入一种溶液来检验黑色固体究竟是什么?你认为他们可加的溶液是(填化学式)
(3) 具体分析如下:假如黑色固体是炭粉,应该看到的现象是;如果发现,该黑色固体则是氧化铜;假如现象为,才证明第三种可能成立。
(4) 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
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填“A”或“B’’”)装置,不然就会有影响,原因是。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