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 g 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
| D.④→⑤可析出 53.9 g KNO3晶体 |
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易失电子
|
B. |
易形成阴离子
|
C. |
带正电荷
|
D. |
化学性质稳定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
| B. | 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 |
| C. | 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 |
| D.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
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铝土矿炼铝 | B.天然气燃烧 | C.木材制桌椅 | D.海水提取镁 |
现有等质量
,
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氢气的质量: | B. | 相对原子的质量: |
| C. | 金属活动性: |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 |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有利于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 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放出大量热 |
| C. |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木条继续燃烧 |
| D.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