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 B.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
C.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
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
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 | 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
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 | 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 |
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日:“(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翻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
A.已经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 | 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 |
C.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 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 |
1911年之前,白话书报在全国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有10多种,白话教科书有50多种。与该现象出现无关的是
A.康梁维新思想启蒙心智 |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 D.文学革命成果喜人 |
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