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从中获取巨额财富表2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下列经济表2:
|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0 |
515 |
685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
|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
| 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
|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特点有()
①服务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朝觐者不之殷(商)而之周,讼狱者不之殷而之周,于是周为天子,而殷为侯服矣。”下列与作者观点类似的是()
| A.“穿衣吃饭就是伦理” | B.“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 C.“天下为主,君为客” | D.物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
|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
| D.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
| B.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
|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
| D.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