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报告指出,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稳中有进”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等问题。这表明( )
①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潜在的问题
②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稳增长难度大问题
③看问题要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我国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我国深化国企和国资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规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1年1——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836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87亿元,同比增长7.5%。财政收入的途径包括 [ ]
A.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
B.税收收入、出口收入、国家获得的股金分红收入、社会保障收入 |
C.债务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外汇收入、其他收入 |
D.国家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国防、债务等 |
“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 [ ]
A.税收具有固定性 | B.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于税收 |
C.税收具有强制性 | D.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
我国财政部决定发行2012年第一期储蓄国债,最大发行额为350亿元。发行国债是[ ]
A.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B.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 |
C.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 D.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
国家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其中国家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日常支出属于国民收入中的 [ ]
①个人消费②公共消费③积累基金④消费基金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意味着新创造价值的分配向劳动者倾斜,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 ]
①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
②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③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④增加劳动报酬、消除收入差距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