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今天这条沉寂的商贸古道,因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而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沿线各国、尤其是地处古丝绸之路核心区域的中亚各国对此强烈响应。应如何有效启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发展引擎?有关人士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为迫切需要的就是域内各国尽心合作,同心协力,实现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五个“相通”。当有人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声欢呼时,也有有识之士冷静指出,丝绸之路从来不是坦途,困难重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路精神才是成就传奇的关键。
材料二:2014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如何既确保APEC峰会高质量完成,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是峰会组织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北京初冬易发雾霾气象,北京环保部门表示:APEC期间北京将参照2008年奥运会模式,坚决抓好以电力、冶金、建材、石化、焦化等行业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加强与周边省市的联动。本次亚太经合组织的盛会从筹备到闭幕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称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观点分析我们该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分析中国成功举办APEC峰会的经验。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月谈》载文指出,“征服自然“是一个流行了几十年的响亮口号。在那个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年代,靠着这个口号,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动地的业绩,绘就了一幅幅移山填海的华章。
材料二:近年来,随看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环境灾害接锺而至,大自然不断地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是自然之子,而不是什么“征服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今天应当树立的环境新观念。
结合材料说明,人类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原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活动的关系。

早在本世纪初,贵州省委就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最近又提出了“环境立省”战略,并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省委书记石宗源说:“贵州的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为代价,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也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青山绿水是贵州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所在。贵州省立足实际,加大财政投入,打造青山绿水,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旅游经济。旅游业的强势发展,有力拉动了贵州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增幅首次超过一、二产业。
结合材料回答,贵州建设生态文明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88人创业,95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都是没有用的。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7分)
  (2)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9分)

背景材料:近年来,一些网站利用互联网对学生提供“风水指导”,如“成为班上人气宠儿的最佳风水方位”、“减少上课被老师点名次数的最佳风水方位”等,在一些中小学生中  十分流行,一些学生对这些网站的建议是言听计从。
  辨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风水预测”是新事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