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了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50只、桑叶提取液、链脲佐菌素(STZ)、蒸馏水、溶解STZ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血糖测定仪等。(注:①大鼠全部用于实验,实验过程中全部存活。②STZ是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
实验一: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
(1)随机取40只大鼠,禁食12小时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腹腔一次性注射10ml溶于枸橼酸盐缓冲液的STZ溶液,在B组腹腔一次性注射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2)注射48 小时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3)对比A、B两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实验分析STZ能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           分泌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凡血糖浓度高于13 mmol·L-1,尿中出现糖,并出现                        等症状者为糖尿病大鼠模型。
实验二: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
(1)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                ,并进行统计分析。
(2)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每天灌喂2 mL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对丙组的每只大鼠                 ;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3)4周后,再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给药4周后(mmol/L)
 
10
3.85±1.28
3.94±2.20
 
10
18.62±3.08
10.12±2.65
 
10
19.46±3.98
19.00±2.70

 
据表分析实验组别自上而下依次是            (用“甲”、“乙”、“丙”表示)。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测定的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与刺激后天数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抗原初次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时,分泌出抗体的细胞是,抗体的作用是
(2)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产生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3)根据曲线分析,再次抗原刺激与初次抗原刺激相比,机体免疫的主要特点:①;②;③
(4)图中两次免疫反应都与浆细胞(效应B细胞)有关,而与效应T细胞无关,试问效应B细胞与效应T细胞所含的基因是否相同? 。为什么?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釉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釉,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式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不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_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__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4)若往该岛屿引入一种新的物种,该物种能较好的适应岛屿的环境条件,则短时间内,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_曲线增长,最终由于空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该物种的数量将达到 ________,并一段时间内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糖尿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哺乳动物体内都有胰岛素,且生理作用相同。
(1)请通过实验证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实验材料:2只发育良好的白鼠,甲乙两试管,新配制的Cu(OH)2溶液。
试验原理:
试验步骤:
第一步:用手术摘除一小白鼠的胰腺(不考虑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另一只小白鼠不作任何处理,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用其尿液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甲试管:______________;乙试管: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摘除胰腺的白鼠在饲料中加入胰岛素制剂,上述实验结果的有无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疗人类糖尿病的药物中也有口服药品,你认为这些口服药品的作用机理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 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作为对照,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请问:

(1)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腌制过程中的第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后的第天比较好。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原因是

(4)为了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泡菜加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简要谈一下你的想法

图中的①代表磷酸基团,②代表五碳糖,③代表含氮碱基。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③是胞嘧啶,当②是_____________时,该图代表核糖核苷酸;当②是______________时,该图代表脱氧核糖核苷酸。
(2)若③是尿嘧啶,则②是______________;若③是胸腺嘧啶,则②是______________。
(3)若②是核糖,则③有__________种;若②是脱氧核糖则③有_____________种。
(4)若③是碱基A,则此图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