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A.分离噬菌体和细菌,比较其差异 | B.降解DNA以研究其结构组成 |
C.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 D.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是否具有遗传效应 |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分裂两次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 |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 |
B.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间碱基与碱基的连接经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
C.植物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
D.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② |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③ |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④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
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小球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少 |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较少 |
C.若d1、d2、d3浓度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2>K1>K3 |
D.图中净光合速率曲线表示随CO2浓度的增加,蓝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