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某小岛上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5所示,据图分析野兔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是
A.1920年~1925年 | B.1925年~1930年 |
C.1930年~1935年 | D.1935年~1940年 |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如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
图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
①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②反应进行的场所
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将保持不变 |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
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