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不同状态下不同组织器产热量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结合体温调节的原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组织器官 |
产热量(%) |
|
| 安静状态 |
剧烈运动 |
|
| 脑 |
16 |
1 |
| 内脏 |
56 |
8 |
| 骨骼肌 |
18 |
90 |
| 其他 |
10 |
1 |
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B.剧烈运动和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量相同
C.安静时脑和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安静时若体温保持恒定,单位时间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011年,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全反
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
|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
| C.全反式维甲酸可在核糖体上合成 |
|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
右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
| 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 |
|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
| 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再复制 |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 B.艾弗里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 |
|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 |
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 B.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
|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患白化病且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
女儿携带两种疾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A.1/3 | B.1/4 | C.1/8 | D.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