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巴尔托洛内于2014年1月23日应邀访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与其会谈时指出,中国全国人大和法国国民议会有很好的合作传统,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希望双方以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中法关系、中欧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
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良知严重挑衅。我国对此进行强烈谴责和强烈抗议,欧盟也批评日本此举“无益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和改善与中韩两国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法国国民议会都是国家权力中心,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我国与欧盟为什么都持反对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专家根据语言使用的频次、社会的接受程度,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淘汰了“煤油”、“合作社”等词语;收录了800多个“秀”、“拜拜(baibai二声)”、“民生”、 “房奴”等新词,历经7年,第11版《新华字典》于2011年7月4日首次实现全球同步上市。《新华字典》与共和国同行进, 60多年来发行了4亿多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立下了汗马之功,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修订第11版《新华字典》的意义
材料一: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源自热爱。日本政府非法“购岛”闹剧变本加厉,引发国人一系列强烈谴责和抗议,9月11日当天,各地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凝聚了人民力量,振奋了民族精神。
•(1)有人认为: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
材料二: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2年修订版《新编二十四孝图》和专门为青少年儿童编写的儿童版《新编二十四孝故事》中郭巨“埋儿奉母”等退出“二十四孝”,孔孟故事列入孝行。
注: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一次生日晚会就花掉了父母800元,还辩称同学过生日都是这样,否则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一位下岗母亲哭着诉说,孩子偷拿了她辛苦挣来的钱去买名牌运动鞋,在学校里非“名牌”不穿;还有些同学喜欢奇装异服、戴饰品、烫头发等;但绝大多数同学在消费时都能考虑自己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自己的实际需要。
材料二:不少家庭开展了“家庭小会计”活动,让孩子当一个月家。这一活动令孩子们感叹不已,原来家里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原来家里开支那么多。怪不得妈妈面对喜爱的衣服,摇摇头走开;爸爸的皮鞋没有光泽了却仍不肯换新的。有些学生过去动不动就要求父母买MP3、手机等,现在则宁愿参加一些“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等不花钱的活动;即使偶尔和家人外出吃饭,也是主动要求父母“打包”,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做到了精打细算。
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当代中学生存在着什么样的消费心理?你怎样看待这些消费心理?
(2)联系材料二,分析中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由于近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下降。2007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但城市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富了的城市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是低收入者,面对十几元一斤的猪肉实在尴尬。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谈谈你对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认识。
(2)简析猪肉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