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30°N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 | B.降水 | C.冰川 | D.土壤 |
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理特征的相同之处有
A.位于相同温度带 | B.都是旱涝灾害频发区 |
C.位于相同干湿地区 | D.都有商品棉基地 |
读图,回答 问题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 |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
图中 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表,回答问题。
云南 |
贵州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
人口(万人) |
4192 |
3710 |
3618 |
2543 |
510 |
GDP(亿元) |
1856 |
912 |
1488 |
932 |
238 |
铁路长度(km) |
1873 |
1654 |
1941 |
2323 |
1092 |
年均降水量(mm) |
1000~1500 |
1100~1400 |
500~1000 |
30~860 |
20~700 |
面积(万km2) |
38 |
17 |
19 |
39 |
72 |
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
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 |
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
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问
题: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漠河 | B.喜马拉雅山 | C.北极地区 | D.南极地区 |
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 | B.棕壤 | C.红壤 | D.砖红壤 |
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 | B.荔枝 | C.龙眼 | D.柑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