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20世纪50~70年代的发展,使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一个工业化城市。改革开放后,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北京已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宜居城市”。
材料二 北京城市空间变化图(图甲)和北京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乙)。
(1)依据图甲,第Ⅱ、Ⅲ阶段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最快的方向是向_________、向_________。(4分)
(2)1948~1958年和1998~2008年是北京人口两个快速增长阶段,请任选其中一个阶段,简述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6分)
(3)说出北京人口迅速增长对城市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读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1 P2 ,P3三条等压线的数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2)若冷、暖锋都能带来降水,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正在降水的是________。
(3)甲、乙相比气温高的是________;丙、丁相比气压高的是________。
(4)用箭头标出A地的风向。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这天以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 那么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
(2)这一天南半球各地的昼夜情况是________
(3)此刻这条晨昏线是________ (晨线、昏线),
(4)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5)此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北京日出时间是地方时________
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从南至北依次为流域、平原和平原。
(2)我国干旱频次>30的三个地区又是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3)我国干旱频次>30的地区中,沙尘暴多发地区是,预防措施是。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P是。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F处等温线走向为,其影响因素是。
读下面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2)山脉C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