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小题。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 B.持续下降 |
C.先增后减 | D.先减后增 |
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
C.产业升级和转移 |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⑥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②⑤⑥ |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²)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数据为2 000元/m²的等值线是( )
A.①线 | B.②线 | C.③线 | D.④线 |
图中阴影部分应为( )
A.商业中心用地 | B.外围商业用地 |
C.工业用地 | D.住宅用地 |
关于该城市市内地租立体分布及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沿交通线向两侧地租逐渐下降 |
B.在城市环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中心 |
C.在地租最高峰的市中心一般形成商业区 |
D.在公路干线两侧一般布局住宅区 |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热量 | B.水源 | C.土壤 | D.地形 |
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 | B.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 |
C.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 | D.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以及人口“钟摆式”的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一百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不稳定,失业人口增多 |
B.城市犯罪率高,居住不安全 |
C.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D.乡村有大量闲置土地,需要人经营管理 |
逆城市化的表现有几个方面,下列表述中不属于逆城市化表现的是()
A.卫星城不断出现,城市群逐渐形成 | B.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 D.中小城镇发展速度增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