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 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
| 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 D.a市场、b政策、c交通 |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浑浊的现象。我国一般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称雾霾天气。自2013年1月上旬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发生大范围雾霾天气。据此回答小题。与雾霾形成无关的是
| A.能源消费结构 | B.城市化进程 |
| C.臭氧层破坏 | D.特殊天气条件 |
当雾霾笼罩时,下面哪一种自然现象出现后雾霾可能会加剧
| A.强风 | B.下雪 |
| C.暴雨 | D.降温 |
哪一天气系统的出现会使我国雾霾天气从南向北开始消退
| A.冷锋 | B.暖锋 |
| C.反气旋 | D.气旋 |
能够减轻雾霾天气的根本措施是
| A.增强水平运动的气流吹散雾霾 |
| B.人工增雨减轻雾霾 |
| C.消除逆温减轻雾霾 |
| D.控制可吸入性悬浮颗粒物的排放 |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题。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
|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
|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
|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
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
① 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 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 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 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1月华北地区连续数天出现灰霾天气,灰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据此回答问题。造成本次灰霾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 B.暖锋 |
| C.强低压 | D.弱高压 |
造成我国灰霾天气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机动车辆的增多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
③冬季燃煤取暖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雾霾天气,是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天气系统中,容易产生雾霾天气的是
| A.强低压 | B.弱高压 |
| C.冷锋 | D.暖锋 |
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 A.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
| B.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
| C.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
| D.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
2013年12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据此回答下题。关于雾霾天气出现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取暖排放粉尘等污染物 |
| B.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燃料,排放污染物 |
| C.无风天气多,污染物不易扩散 |
| D.城市人口密集,活动频繁 |
下列关于雾霾的防止措施,正确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②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③过年过节时,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④禁止城市中的工程建设⑤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