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 )
A.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
B.促进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改革和增长 |
C.推动区域政治、经济的一体化 |
D.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 D.存在即是被感知 |
近年,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
D.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B.哲学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