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速、转方式、调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有关数据
材料二:山东某企业在过去30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正面临着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一是盲目跟风导致的产品同质化引发了价格战;二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发展动力受限;三是缺少对经济下行环境的战略评估和调整,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整体不足。
材料三:2014在山东青岛举行的金家岭财富论认为,财富管理要与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相结合。财富管理与财富创造是共生的关系,要通过财富管理去激发财富创造和促进财富形成。当前,我国经济出现“金融热、产业冷”,这种状况对于中国未来财富的增长是不利的。财富管理要尽最大的努力缩短融资链、运作链,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来服务于实体经济。
(1)概括材料一中经济信息。假如你是山东某企业的经营者,面对新常态的挑战,你应采取哪些对策。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我国加强财富管理有何重要经济意义?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已经很高,继续依靠投资增长的模式,发展成本过高。因此,这些省市已经开始放缓GDP增速,积极寻求战略转型。
材料二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八年来 首次低于8%。2012年广东省生产总值预期增长8.5%,也比去年降低0.5个百分点。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网友们认为: 建设生态文明要靠群众也要靠政府。
(1)材料一(含注)描述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调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对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建设生态文明要靠政府的合理性。
纵观世界部分国家的发展历程,后进国家迅速崛起与大国持续保持强盛,无一不是抓住了各自的重大战略机遇;而国家从兴盛转向衰落,则基本上都与错失战略机遇,或未能将困难条件下的战略挑战转化为重大战略机遇有关。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对于一国命运走向的关键意义。(12分)
(26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改造环境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隋唐时期,北京地区没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辽金时代。幽州有“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僧居佛寺冠北方。”同时,有关风沙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元代.北京地区在至治三年到至顺二年的9年中有7年出现多次沙尘暴天气。公元1367年,飞沙走石的沙尘暴天气持续了44天。明朝为防边患,长城一带“我每年大放军士,伐木两次”,“四山尽烧,防有伏者”。明代北京地区沙尘暴的频繁和强烈,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环境保护法》已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北京某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执行难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国务院主管的政府部门)也借此机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材料,说明在环保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与环保部之间的关系。(8分)
(32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一项措施。
【注】①发明专利授权量,是指报告期内由专利行政部门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件数。②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1)说明图9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据此说明我国应该怎样推动经济发展。(12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科技投入不断增大,但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一度导致企业等围绕着掌握科技项目的政府“有形之手”转,结果是在政府命令、指挥等行政机制的主导下,产生了许多没有市场实际需求、华而不实的科技成果。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10分)
材料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10分)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党无俭必败,国无俭必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回奢。”然而,当今“舌尖上的消费”令人触目惊心。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已刻不容缓。为此,中央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查餐桌浪费。近来,民间也掀起了一场拒绝“剩宴”的“‘光盘’行动”,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杜绝身边的浪费。
(1)结合材料一,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从《文化生活》“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三“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