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市场的非理性消费使虫草、和田玉等稀缺性资源越挖越少,越少越贵,越贵越挖步入开发的恶性循环。虫草、和田玉等地方名贵特产“越少越贵”的现象,表明其价格( )
| A.由商品供求决定,会不断上涨 | B.由商品的价值决定,会回归价值 |
| C.由消费心理决定,会上下波动 | D.受到供求变化影响,会偏离价值 |
下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
| B.主客观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确定对象的认识 |
| C.世界上的有些事物确实是有些搞不清的 |
|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
下列与“(1+0.1)365=37.78,(1-0.1)365 =0.0255”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
|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
|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 D.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
2014年下半年全国部分省市将出台关于英语高考的政策。高考“去英语化”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之一。有汉语言学者称:这是对中国汉语文化的自信;有自然科学学者认为:国际化语言应当学习;中学生认为应该由自己选择。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人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影响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④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要不断向前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夜之间,月缺月圆,月全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据此回答下面的题。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或“天狗吃月”,随着科技发展和观测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早已能够给出月食的科学解释了。这说明()
①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科技的发展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④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于月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往往象征团圆美满;但在西方文化中月圆则意味着狼人变身,充满了恐怖气氛。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原因可能是( )
①认识对象的差异②科技水平的差异
③主观因素的差异④实践活动的差异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②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
④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