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葆玖是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派艺术的传承人。
2014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由他担任艺术指导的参演曲目《梅兰霓裳》在天津海河剧院上演。该剧由中国戏曲学院出品,在保留梅兰芳大师经典唱段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虚拟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将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以创新形式再现。
三维影像技术的使用,虚实结合,很漂亮,也很时尚,但又不失传统。从现场观众的反映来看,这个戏的创新是成功的。演员的表演和这些科技手段的配合也很协调,把梅派的“端庄大气”很好地展现了出来。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做了最传统的民族文化。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一直不忘继承,学了很多戏。正因为有这些戏做基础,他才能在京剧这条大路上一直不断创新。”梅葆玖说,在创新的道路上,一切现代手段都是为正统京剧服务的,京剧的“根”是不能变的,华丽服装、舞台景致、立体音效、三维影像,这些都可以用上,但都得为京剧的主题内容服务,不能让这些手段把京剧的内容淹没了。“京剧不论如何创新,它都要姓‘京’,不能姓‘歌剧’‘芭蕾’,否则京剧就走样了。”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京剧《梅兰霓裳》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京剧不论如何创新,它都要姓‘京’,不能姓‘歌剧’‘芭蕾’,否则京剧就走样了”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说明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以创新形式再现对艺术创作的方法。
材料一:网名“鱼翁”在网上散布有关近期日本地震引发核污染影响我国海域的谣言,该信息经湖州等地网民在网上转发后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许多网民纷纷向公安机关举报。接报后,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会同西湖分局立即开展调查,确定网上散布谣言者为某电脑公司员工陈某。据陈某交代:“3月15日,他在网上无所事事时根据日本地震情况自行编造上述信息,并在多个网站发布,从而引起了部分市民的恐慌”。根据陈某的违法事实,2011年3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依法对陈某作出了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人民币行政处罚。
材料二:浙江某民间爆料论坛在成立之初因群众言论较为“肆无忌惮”而常常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封杀,几经波折,随着群众影响面的扩大,政府部门的态度由最初的取缔查封转为监管、引导、包容,开始尝试与论坛加强沟通互动,并积极寻找尊重网络民意的充分表达与互联网管理、消除负面影响之间的平衡点。时至今日,这种网络舆情民间监督的新方式深入人心,一上班就看该论坛成为当地政府官员每天的“必修课”。在老百姓眼中,论坛就是“民间信访办”,正如论坛创始人所说,该论坛的给力就在于“网友反映民生给力,政府解决民生给力”。
(1)结合材料一,思考陈某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9分)
(2)有人根据上述材料二认为“尊重网络民意的充分表达就能保证对政府的有效监督”,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12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请运用党的知识谈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
(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三俗”是物欲社会的影射,除去滋生这种文化的社会土壤,更需要全民参与。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该怎样抵制“三俗”?
2011年9月15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57年歌年头。5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请问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2012年3月20日至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成都、眉山、资阳调研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情况时强调,要将天府新区建设作为今后几年我省兴川战略的“一号工程”,坚持“再造一个新成都”的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着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据此回答问题:
请你从政府职能角度谈谈如何建设天府新区?
我国中部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展文化旅游具有良好的禀赋和基础。该省文物古迹资源丰富,据统计,全省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现存保护比较好的古城有近40处,考古遗址有10多处,古村有61处。该省是一块厚重的红色热土,红色文化独一无二。该省的影视文化、歌厅文化、酒吧文化、休闲文化等全国驰名。该省民族风情浓郁独特,有土家风情,有享誉国际的花瑶风情。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品位高,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99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20项,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省正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力争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的战略转变。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省为什么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强省”的战略转变。
(2)结合材料,为该省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供方法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