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和王小华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与他们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题目:将15g氯酸钾(KClO3)和3g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混合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能较快的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当收集到所需要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2g,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
(1)张明同学很快得到15g+3g-13.2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
(2)下面是两位同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请你在下边的框内帮他们改正其中的错误:
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g。
KClO3KCl + O3↑
74.5 48g 4.8g
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是7.45g。
如右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由2个可乐瓶、2根软管连接而成。制氧时,先在甲瓶中加入20 g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157 g过氧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和少量二氧化锰,产生的气体通过软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在甲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这包总质量为157 g的过氧碳酸钠完全反应,理论上可
生成多少克氧气? 多少克H2O?
(2)完全反应后,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的体积为L,配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k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
第1次 |
20 |
17.4 |
第2次 |
20 |
14.8 |
第3次 |
20 |
12.2 |
第4次 |
20 |
12.0 |
第5次 |
20 |
m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发生地震后,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专业防疫人员赶到地震灾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消毒液进行消毒。请计算:
(1)过氧乙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要配制2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kg。
(1)现有含杂质25 %的大理石20 g(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恰好与150 g稀盐酸完全反应。求:①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②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质量相同的Na2CO3和Ca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