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和王小华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与他们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题目:将15g氯酸钾(KClO3)和3g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混合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能较快的分解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当收集到所需要的氧气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2g,求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
(1)张明同学很快得到15g+3g-13.2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
(2)下面是两位同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请你在下边的框内帮他们改正其中的错误:
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g。
KClO3KCl + O3↑
74.5 48g 4.8g
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是7.45g。
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和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8.47g滤液。请计算:
(1)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2)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某化工厂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为了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该纯碱样品12.7g,加入150g水中,充分搅拌到完全溶解;
②向①中所得溶液里逐滴滴加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通过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后绘制的图表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请根据以上所述,
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入氯化钡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所加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家庭中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酸溶液来清除水垢。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他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 g水垢中(假定水垢中杂质不与酸反应),并将产生的CO2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一项明显现象是 。
(2)从图中可知,NaOH溶液吸收的CO2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g。
(3)在水垢中加入稀盐酸时,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6分)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析出的原因是;
(3)加入碳酸钠溶液至4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4)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华雪同学想测定某
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称取这种合金
,加入足量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计算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请写出计算过程)
(3)华雪同学认为还可算出该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于是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了每次使用
溶液的质量
(
溶液)和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并绘制了下图,则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