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 |
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中和反应 |
C.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 |
D.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水属于氧化物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 B.雕琢玉器 | C.风力发电 | D.酒精挥发 |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混合物为Fe、Al,m可能是0.2g |
B.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2g |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
D.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
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物质 |
CO2(CO) |
CO2(HCl) |
Cu(CuO) |
KCl(MnO2) |
除杂试剂 |
CuO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H2O |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表述不吻合的是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和铁粉![]() |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