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A1C13溶液 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
将W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
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②加入5gX时,有X固体未溶解
③加热蒸发掉一定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冷却时有X晶体析出
A.0个 | B.1个 | C.2个 | D.3个 |
现有50℃硝酸钾饱和溶液,欲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④减少溶剂⑤增加溶剂
A.①③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⑤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
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D.固态溶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时,必定有晶体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