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鉴别该白色粉末,做如下实验。(1)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2)在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后,在沉淀物里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无色气体。根据现象判断: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 A.肯定不含CaCO3 | B.肯定含有Na2CO3 |
| C.可能有CaCl2 | D.肯定不含Na2SO4 |
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反应前后容器内物质总质量变化情况的是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改造和创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 A.碳原子 | B.氧原子 | C.氮原子 | D.氢原子 |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
| B.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 |
| C.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
| D.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 |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反应条件 | B.反应物 |
|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 D.化学反应速率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前后蜡烛的质量没有改变 |
| 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
| C.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 |
| D.燃烧前蜡烛的质量与消耗氧气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