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
C.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数目减少 |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 |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天明用10mL的量筒量取了6.5 mL的食盐水 |
B.王倩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 |
C.朱琳用200mL的烧杯量取了125mL的NaOH溶液 |
D.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g硫酸铜晶体 |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
B.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
D.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
氯气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发生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A.CCl4 H2 | B.CCl4 HCl | C.CH2Cl2 | D.C HCl |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氧气空气 | 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
C.水银水糖水 | D.冰干冰冰醋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