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下列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图I所示食物网中,E和H之间的关系是 。G占有哪几个营养级? 。若大量捕杀G,短时间内F的变化是 。
(2)图Ⅱ表示某人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其中甲为 。当此人感染了一种病毒并痊愈后,会在其甲中发现由 分化成的记忆细胞。此人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食用了馒头,却没有及时喝到水,随后他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激素可能有 和 。
(3)图Ⅲ表示碳循环,C表示 。若用a,b,c代表此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已知在一定时间内,b>a+c,则代表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应为 。
Ⅰ.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完成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有关实验。
材料用具 直径为1cm的打孔器1个,注射器1个,蓝色玻璃纸和绿色玻璃纸若干,小烧杯4个,新鲜菠菜叶片若干,装有60W白炽灯泡的台灯1个。
方法步骤
①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将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1个烧杯中待用。
②取3个洁净的大小相同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
③分别向小烧杯中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
④ 2分;
⑤20分钟后进行观察。3个烧杯内叶片的变化情况是 2分 。
讨论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影响实验效果的无关变量主要是 2分。
Ⅱ.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为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应向研钵中放入少许 2分。在层析结果的滤纸条上,条带最宽的是第 1分条(从上往下),其色素名称是 1分。
Ⅲ.下表为不同氧气浓度下,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相关气体的交换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O2浓度(%) |
0 |
1 |
3 |
5 |
7 |
9 |
11 |
13 |
15 |
|
气体 交换值 |
O2吸收量 |
0 |
0.10 |
0.25 |
0.35 |
0.50 |
0.65 |
0.80 |
0.95 |
1.00 |
CO2释放量 |
1.00 |
0.90 |
0.75 |
0.65 |
0.70 |
0.75 |
0.80 |
0.95 |
1.00 |
(1)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时,植物的呼吸方式是 2分。
(2)CO2释放量为1.00时,写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4分
(18分)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A至H代表物质,据图回答
(1)D是__ 1分_。用 1分方法,可以研究B的去向。 1分(字母代号)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是: 2分。
(2)场所Ⅱ是__ 2分_。多种化学反应能够互不干扰地在场所I、Ⅱ、Ⅲ内进行,是由于 2分(结构)的 2分作用。
(3)通过实验可以初步研究该植物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请扼要写出实验思路。3分
(4)将生理状况相同的该植物叶片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且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注:均与暗处理前相比),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值/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值/mg |
+3 |
+3 |
+3 |
+1 |
假设相同温度下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据表分析, 2分℃下呼吸作用最强,28℃下的实际光合速率是 2分mg/h。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有 (填图中序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
(2)图2中,A细胞的名称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 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3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该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 →。
下图是反射弧、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b中为感受器的是_______。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2)图2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的1表示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依赖膜的_____性。
(3)图3中①②③间的兴奋传导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①②③表示)
(4)图2与图3相比较,兴奋在图2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兴奋在图2中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参与构成群落的是(填字母),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填字母)。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填字母)所利用。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
(4)若图1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欲利用其中的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分解者产生的酶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