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 |
| B.式中的K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 |
| C.式中的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 |
|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
如图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
| C.v-t图象中0-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一警车A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恰好经过A车,A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0~4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车的加速度为5 m/s2 | B.两车相距最远为5 m |
| C.3 s末A车速度为7 m/s | D.在2 s末A车追上B车 |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v1、v2、v3之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t1、t2、t3之比分别为( ) 
| A.v1∶v2∶v3=1:2:3 |
B.v1∶v2∶v3= ∶ ∶1 |
C.t1∶t2∶t3=1∶ ∶![]() |
D.t1∶t2∶t3=( - )∶( -1)∶1 |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
| 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
| C.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 |
| D.物体在6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