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导线若干和一个自行设计的多用电表。该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其电流表的量程分别为100mA和1A。
⑴该同学先将选择开关S接“5”,用这个多用电表粗测电池的电动势,则他应该用B表笔连接电池的_____极(填“正”或“负”)。
⑵接下来该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档(内阻不计),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得到了表格中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R/Ω |
2 |
4 |
6 |
8 |
10 |
I/A |
0.83 |
0.46 |
0.31 |
0.24 |
0.19 |
(1/I)A-1 |
1.20 |
2.19 |
3.20 |
4.21 |
5.20 |
(1/R)Ω-1 |
0.50 |
0.25 |
0.17 |
0.13 |
0.10 |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同学实验时,多用电表的档位选择开关应接_____(填“1”或“2”)
⑶根据表中提供的实验数据,若利用图象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应作_____图象。
A. B.
C.
D.
⑷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适当的图线,由做出的图线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V,内电阻为_____Ω。
(6分)在“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约为10,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 (量程为3 V,内阻约为30 k
)
B.电压表 (量程为|l 5 V,内阻约为75 k
)
C电流表 (量程为3 A,内阻约为0.2
)
D.电流表 (量程为600 mA,内阻约为1
).
E.变阻器R(0~1 00,0.6 A)
F.电池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
H.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测量结果尽可能的精确:
(1)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填器材前的代号)
(2)电路原理图应选用下。图中的图_________(填“甲”或“乙”)。
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A2(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电源:E1(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离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的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两正电荷a和b,其中他们的质量4ma=mb,电量2qa=qb,分别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时,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
要测量一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所备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2kΩ,额定电流50mA)
D.蓄电池E(电动势略小于3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
F.开关K1、K2,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选用“×100”挡且操作方法正确。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
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2)为了更精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乙、丙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电路图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请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用上述所测量的符号表示电压表的内阻RV=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