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产销王国”。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必将迎来更新换代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
| 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 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
| D.消费方式影响生产方式 |
2014年,我国GDP预期增幅为7.5%左右。要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要刺激消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因为()
| A.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
|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
| C.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
| D.消费调节着生产的发展 |
下图是2014年4月某调查小组针对某地居民的一项调查结果。造成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不同 |
| B.物价通过改变人们的收入水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
| C.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取决于收入差距大小 |
| D.物价稳定是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
在人们的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
| A.租赁消费 | B.绿色消费 |
| C.贷款消费 | D.钱货两清消费 |
2014年2月6日,据中国商务部监测,正月初一至初七(1月31日至2月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610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春节增长13.3%。出现这种消费市场火暴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
|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
| C.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
| D.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