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引用了孟子的话“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思想(  )
①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全盘继承
②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发展道路
③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世界主流思想
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文明之大,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它的普及企图和传播力量。暂处衰势时它会隐匿自保、清高自慰,而一旦有兴盛的可能,总是百川连注、众脉俱开、气吞万汇。中华文明能不能在二十一世纪复兴,先要看有多少传播它的通道融化了冰雪,排除了障碍。文化以沟通为胜业,文化以传播为命脉。世上那么多障碍,人间那么多隔阂,就靠文化来排解。这启示我们保持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应
①形成各国人民共有的普世文化
②在传播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③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
④加快中国向外移民的步伐,这是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基本途径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印度泰姬陵保存了印度艺术雄浑大气的一面,又汲取了伊斯兰艺术的精细柔丽。融合的主要方法是洗去精细柔丽有可能产生的斑斓琐碎,把它们全都统一在同一色调里,达到一种浑然一体的整体气韵。这表明

A.建筑文化是以雄浑大气为主调,配合以柔美的风格
B.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推动了文化长河的奔腾不息
C.世界文化是不同建筑风格的集合体
D.只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就能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一论述表明

A.文化保证了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激发了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李商隐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种怀旧,徘徊;蒋捷在《虞美人》中吟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诉说的是凄婉;陆游则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则有对山河不能收复的悲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艺术

A.具有丰富绚丽的风格 B.对展示人的精神生活有独特的作用
C.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是一种凝固的艺术

《后汉书》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古代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两者的共同点

A.都看到了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B.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C.人们的行为举止体现了交往方式的差异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