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但是,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让国人“根本停不下来”,一些不多的闲暇时间,也给了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据2014年公布的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读的纸质书是4.4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低于国际水平。泱泱大国,拥有傲人的五千年文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空飘荡着的书香气息竟如此稀薄。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社会,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读书予以倡导,这对全民族来说,着实是一件幸事,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建设“书香社会”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下列语句分别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因材施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以人为本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自尝尝梨子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属于哪种派别?
(2)两种派别的根本观点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1月29日,某市市长在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努力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按法律规定办事、按政策程序办事,特别是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都要严格履行程序,经过相应的会议讨论,实行集体研究决策,确保决策科学、民主。
材料二:高一(1)班学生甲学习了政治生活,便开始从生活中去了解和体会市政府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支持和监督市政府的工作,该同学想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
(1)结合材料一,分析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
(2)据材料二,有人认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请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某市市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的“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贫困家庭生活难”“治安难”这“七难”,决定开展“助业”“助居”“助医”“助学”“助行”“助困”“助安”这“七助”行动。市政府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开展“七助”行动中必须注重实效,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把这“七助”行动的主要任务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开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
(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市市政府是怎样做到对人民负责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