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构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国务院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
①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
②是完善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
③表明政府重视困难群众接受社会救助的权利
④突显了各级政府依法履行社会救助的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国家发改委以征文的形式动员全社会为“十二五”献计献策,收到各类信函、电子邮件数千件,其中包括院士、将军、民营企业家、打工的农民等等。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题。
国家鼓励公众参与决策的直接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C.公众参与决策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D.知情权是公众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在京举行。本届人大到会代表2987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这里“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

A.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在劳动人民范围内实行的
C.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的 D.在被统治阶级内部实行的

有人认为国家是运用强制力量而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政治组织。其错误在于()

A.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 B.认为国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C.国家需要借助于强制力量实现其统治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于是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这个观点
①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④符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