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含有I- |
B |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再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硝酸将铁氧化为Fe2+ |
C |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取水解液少许,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没有银镜出现 |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黑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
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H5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B.NH5的熔沸点高于NH3 |
C.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
D.1molNH5中含有5mol N-H键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 |
试剂 |
分离方法 |
|
① |
硝酸钾(氯化钠) |
蒸馏水 |
降温结晶 |
② |
二氧化碳(氯化氢)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洗气 |
③ |
乙醇(水) |
生石灰 |
蒸馏 |
④ |
苯(苯酚) |
浓溴水 |
分液 |
A.①② | B.①③ | C.只有③ | D.③④ |
节能减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
B.房屋装修中尽量增加钢材、铝型材和木材使用量。 |
C.进一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 |
D.洗涤衣物时合理使用无磷洗衣粉等洗涤剂。 |
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1CO和1 mo1 H2O (g),于850℃时进行化学反应:CO(g) + H2O (g)CO2(g) + H2(g) △H<0,达平衡时,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相同温度下,将1 mo1CO和4 mo1 H2O (g)充入同样的容器中,记录0~8分钟内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t分钟时为改变条件后达平衡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 |
n(CO)/ mo1 |
n(H2O)/mo1 |
n(CO2)/ mo1 |
n(H2)/ mo1 |
0 |
1 |
4 |
0 |
0 |
4 |
0.25 |
3.25 |
0.75 |
0.75 |
6 |
n1 |
n2 |
n3 |
n4 |
8 |
n1 |
n2 |
n3 |
n4 |
t |
0.15 |
3.15 |
0.85 |
0.85 |
A.前4 min,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0.25mol/(L·min) |
B.反应在第4 min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
C.8分钟时,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6% |
D.t分钟时,反应所处的温度高于850℃ |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测得0.01 mol·L-1的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NaOH) = 0时, c(Na+)> c(H+)> c(HC2O4- )> c(C2O42-)> c(OH-) |
B.V(NaOH) = 5时, c(Na+)=c(C2O42-)+c(HC2O4- )+c(H2C2O4) |
C.V(NaOH) =" 10" mL时, c(Na+) = c(HC2O4- )+2c(C2O42-) |
D.V(NaOH)>10 mL时,c(Na+)>c(C2O42-)>c(HC2O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