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成绿色碱式盐。从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金属离子含量与混合液pH、CuCl产率与混合液pH的关系图如图。

【已知:金属离子浓度为1 mol·L-1时,Fe(OH)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1.4和3.0,Cu(OH)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2和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_______左右。
(2)铁粉、氯化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 h、冷却密封包装。70℃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滤出时所得滤液的主要分成是________,若想从滤液中获取FeSO4·7H2O晶体,还需要知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铁粉换成亚硫酸钠也可得到氯化亚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CuCl的产率,常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稀碱溶液,调节pH至3.5。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现就三大强酸与金属铜的反应回答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Cu不反应,但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3)甲同学取一定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发现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甲同学认为红棕色的气体一定是NO2,但是测量该实验产生的红棕色气体的摩尔质量,发现并不等于46g/mol。请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所有可能的原因
(4)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于前者呈绿色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
①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②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③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④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为了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①滴加AgNO3溶液②充分振荡、静置③取上层水溶液④加入5%的NaOH溶液
⑤滴加过量稀HNO3
滴加AgN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菱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CO3。将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O3的浊液。写出这一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合成肉桂酸异戊酯G()的路线如下:

友情提示:
①B和C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且C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密度为1.964g/L;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D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反应的是(填标号);
A.溴水 B.酸性KMnO4溶液 C.乙酸 D.新制氢氧化铜的悬浊液
(3)B和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4)E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5)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且包括A),其中与氯化铁不能发生显色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3:2:2:1的为____(写结构简式)。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五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丙同族,乙离子和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甲和乙、丁、戊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单质丁在单质戊中可燃烧产生白色烟雾。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
(2)由甲和乙、丁、戊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3)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甲和乙形成的化合物可与甲和戊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产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4)除乙外,上述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元素符号)
(5)单质戊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一定条件下1.86g单质丁与2.912L单质戊(标准状况)反应, 则产物为,(用化学式表示)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明矾石经处理后得到明矾[ KAl(SO4)2·12H2O]。从明矾制备Al、K2SO4和H2SO4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

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 +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2)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3)A1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IN,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

(4)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
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5)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 kPa时:
2SO2(g) +O2(g)2SO3(g)△H1= 一197 kJ/mol;
2H2O (g)=2H2O(1)△H2=一44 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H3=一545 kJ/mol。
则SO3 (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焙烧948吨明矾(M=474 g/mol ),若SO2的利用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硫
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