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亲代果蝇的基因型雌性:__________、雄性:____________。
(2)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已知这对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雄果蝇。为了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让纯合红眼雌蝇(每对基因都是纯合)与不含T基因的纯合白眼雄蝇杂交,F1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的性别比例。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讨论:若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无粉红眼果蝇出现,则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 ABCD 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 C 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 AABB 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 C 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 pH 适应范围最广的是;在 pH 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 CO2 能力最强的是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 PH ,其原因是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blob.png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 1mm×1mm×0.1mm )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个/ mL

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4)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 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Ⅱ。果蝇的眼色由两队独立遗传的基因( AaBb )控制,其中 Bb 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AB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 B 存在而 A 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和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 F 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 1代雌果蝇能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 F 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使得 F 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在 F 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 Tt ,与基因 A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 t 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 F 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 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Tt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 2代雄果蝇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不含 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用带荧光标记的 Bb 基因共有的特有的序列作探针,与 F 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 B b 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确定细胞中 Bb 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和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 n 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
当光照强度为 m 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形成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气速率。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 a 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Ⅱ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 A 代表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塘进而合成作为 DNA 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已知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