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符合中心地理论的是
| A.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 |
| B.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
| C.在理想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正方形 |
| D.相邻高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近,相邻低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远 |
该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问题。
| 家作物 |
生长期平均气温(℃) |
≥10℃积温(℃) |
降水量(mm) |
日照时数(小时) |
| ① |
18~30 |
>3 500 |
>600 |
>800 |
| ② |
20~30 |
>3 500 |
350~1 000 |
>2 000 |
| ③ |
15~18 |
>1 600 |
200~500 |
>800 |
| ④ |
20~30 |
>8 000 |
>1 500 |
>2 000 |
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 | B.水分条件不足 |
| C.水热配合不好 | D.光照条件不足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 B.寒冻风化作用强烈 |
| C.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 | D.河流春汛、夏汛明显 |
对区域内众多湖泊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
①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
②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
③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④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⑤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
|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④⑤ |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原于()
| A.太平洋 | B.印度洋 | C.大西洋 | D.北冰洋 |
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 B.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 A.1月初 | B.6月中旬 | C.6月底 | D.8月中旬 |
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 | B.东北 | C.闽南 | D.江南 |
下图为某时刻M、N两条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点 | B.8点 | C.14点 | D.20点 |
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c可能是46 52' |
B.该日为春秋分 |
| C.N的纬度为90-(b-a)/2 | D.MN的纬度差为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