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和适量的酵母菌,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1)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B.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C.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分析90°C时,由于温度过高,导致 ,酵母菌无法呼吸,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 。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
(1)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
(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_______所示类型。
(4)假如图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________(年龄段)个体。
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如下图所示。其中第2和第4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请分析回答:
(1)用______(填序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2)用______(填序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3)装置4中的蚕豆幼苗,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d为________细胞.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
(3)参与Y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效应细胞去裂解________。
如图是缩手反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的结构是 ,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____电位。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位于______________中。
(3)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如图所示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________次方向________(相同/相反)的偏转。
(4)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下图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
A: B: C: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 。
(3)1号和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 。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
②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