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生命陨落,亲人哀泣,家园满目疮痍,灾情举国震惊。为了生命,争分夺秒,火速行动,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救援在经受灾难的土地上高效有序地展开。请你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6分
(1)血浓于水,情深于海。在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主动要求为林晓献血,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___________。
(2)某伤员李某被救时下肢静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出血处的_______(近心端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3)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蘑菇的细胞结构有所不同,主要区别是________。
(4)为了防止灾区的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等进行大面积消毒,这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考虑,是为了________。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
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式子中 a表示,b表示。
(2)绿色植物在黑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说明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下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B表示,A处的气进入B中,B中的气进入A中,这一过程是气体交换四个连续过程的第阶段,叫做,在它之前的阶段称为。
2、L表示,K表示为,K里面流的是血。
3、血液在K、L、M、N、及心脏中流动,代表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由血液的运输,氧气的主要携带者是。
4、由M处到N处,血液由血变成了血。由此可断定:C表示为,而D代表,在C.D之间的气体交换是依靠实现的,结果使C得到了气,排出了。
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部分序号所指结构的名称:
①③
⑤⑥
2、当外界气体进入①时,可以变得清洁、湿润而温暖。与这一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内有鼻毛,可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内表面具有能分泌粘液的,可以加湿空气,也可以吸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壁丰富的可以加温空气。
3、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写部分结构的名称:
14
57
89
1012
2、心脏四个腔里,[ 4 ]的外壁最厚,这是由于它需要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各处。
3、心脏中血液不会倒流,是由于心脏内具有[ 10、13 ] 和[ 11、12 ]的作用。
4、肺循环起始于图中的[ ] ,终止于图中的[ ]。
看下图回答问题(需要时用序号代替)
(1)与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菌物的细胞中没有________,所以营养方式是________。
(2)图中属于多细胞菌物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