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贫穷让中国人燃起对富裕不可遏制的渴望,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冲击了内地,也在北方某城陈姓三兄妹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向南下海——一场惊心动魄的向命运的抗争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展开,成功和失败如影随形,在他们每个人身上轮番呈现,跌倒再爬起来,他们付出了身家性命,最终完成了情感、精神、灵魂的蜕变。这就是中国人从未经历不得不经历的、辉煌又残酷的走向富裕的历程,这就是中国人的下海。
——电视连续剧《下海》剧情介绍
材料二   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材料二、三均摘自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侯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2013年1月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海”一词的含义。此时“广东经济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对这一问题又是怎么认识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这一讲话的目的。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指出改革开放前后的最主要成绩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欧洲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古代和近代史上世界的“中心”曾经出现多次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是世界科技发明的中心,产生了四大发明。中国是世界潮流的中心。
材料二欧洲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下解放出来。这是了不起的思想解放,人类的发明创造得以极大地向前推进。然后是启蒙运动,把人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这两大思想解放运动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化成了世界的中心。而这时中国被边缘化了,大大地落后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变了,“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核心》
(1)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指出当时中国成为世界潮流中心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如何使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级法院。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做商议。
——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明清两代在中央和省一级均设有专门的司法机关,省以下则由地方行政管理机关府、州、县衙门兼管对民、刑诉讼的初级审判,有关其审判级别权限均有具体规定。中央一级的“三法司”,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机关而言。一般说来,“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重大的案件,要“三法司议奏”,就是说要三个机关共同议定取旨。清代规定,外省的刑案,一律由刑部核复,三法司共审的,也规定由刑部主稿。清朝做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互相推诿,无所责成。明代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司法工作,府、州、县的长官知府、知州、知县同时也是该级的司法负责人,而且司法工作是他们职分内很重要的一部分。
——韦庆远《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2——13世纪英国国王政府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扩大国王法庭司法权,逐步削弱、蚕食公共法庭、封建法庭、特许法庭的权力,最后终于把全国司法置于国王法庭直接和间接的控制之下。亨利二世时期,陪审团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司法工具,陪审团首先被用于刑事审判,1176年的《北安普顿法令》进一步扩大了陪审团的检举权限,明确了陪审团和法官的不同职权,从而使大陪审团检举制度更加完善。12世纪后期,随着专职法庭的建立,职业法官逐步萌芽,司法审判权开始集中于职业法官手中。此后,出身行政官员的法官越来越少。12世纪后期,增加了法庭辩论程序,要求诉讼双方于公堂之上互相质疑、即席答辩,这需要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相当的辩论技巧,对于普通当事人来说,已难以独自完成诉讼过程。于是,一个以协助或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为业的新阶层——律师就应运而生了。
——程汉大《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请回答。
(1)古代雅典的审判制度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史实简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中国明清时期审判制度的异同?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英国审判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三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指的是什么?请说明其具体内容?
(2)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的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原则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
(3)材料三是谁在什么会议上的发言?他阐述了什么方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沉重地打击了清
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南昌起义
周恩来
贺龙
新民主主义
革命

(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