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言中说到:“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够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对以上恩格斯所说的话的认识和解读,理解明显有误的是( )
A.英国工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巨大推动作用 |
B.体现出了英国民主政治的艰难、反复特征 |
C.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 |
D.传统贵族势力对英国民主政治完善的制约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
C.郡县制、行省制 |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 B.中央集权制 | C.分封制 | D.宗法制 |
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产生与加强,中国古代出现了避讳制度,即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秦朝初年改“正月”为“端月” |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
C.要制定彻底的革命纲领 | D.要警惕统一战线内![]() |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 B.孙传芳 | C.张作霖 | D.冯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