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关系的逐渐破裂,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渐显,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同时也正是受国家利益的驱动,亚非拉地区诸多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到1961年,这种“联合”正式形成。以下对题干亚非拉地区的“联合”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不与同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B.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美苏两极格局强烈冲击,削弱了美苏的力量
D.是特殊国际政治格局下,居于现实的务实举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逐步形成了

A.人民民主专制理论 B.人民战争路线
C.统一战线理论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资,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当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达到。”孙中山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的颁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