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
|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
|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 |
|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
|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
“日人在 山东及津沪等地,增设的工厂甚多,青岛德人之工厂全为日人所占。单就青岛及山东之日人工厂而论,为数已139家,资本皆极雄厚”这段材料说明
| A.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
| B.日本在一战期间形成暂时独占中国的局面 |
| C.日本趁西方国家忙于一战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
| D.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进行经济掠夺 |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 B.百日维新 | C.清末新政 | D.预备立宪 |
百日维新时期,法令叠出,所颁诏令未曾提及
| A.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 B.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
| C.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 D.推行君主立宪制度 |
洋务运动“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引文中的“贵局”应该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 C.铁路矿务局 | D.福州船政局 |
以下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图一和图二信息解读不确切的是 ( )
A 农民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市场意识
B. 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趋向理性
C.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解放
D. 农民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与传统观念相比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