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们,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要好些。……被消除的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未被消除的那些流弊,于是人们情绪更加激烈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托克维尔与马克思对革命产生原因的理解。
(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考虑,托克维尔对革命产生原因的认识有哪些不足。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史实概括指出1912~1927年中国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历史原因。

读下列两幅图片,完成问题:

图1 唐朝长安城 图2 日本平城京
(1)据图1画面所示,指出唐朝长安城市建设的突出特点。并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朝长安城商业繁荣的原因。
(2)从图2画面所示可以看出,日本平城京与唐朝长安城在建筑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试简要说明出现这一相似现象的原因。
(3)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再举三例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对当时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实行妥协退让政策,概述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实行妥协退让政策的表现和危害,分析后来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抛弃妥协政策的主要原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实行妥协退让政策,概述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实行妥协退让政策的表现和危害,分析后来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抛弃妥协政策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先后召开会议八百余次。这些会议从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请完成:
(1)分别指出上述三次会议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决策。(2)上述三次会议在指导党的建设方面先后提出了哪些方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